日期:04-27作者:科学减肥网
粤语有一句古话--“秋风起,食腊味”,说明天气转凉了就该吃腊味了,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。这也使很多人认为,腊肉是天气转凉后,比较不错的一种食材,更有人认为腊肉有“补”的功效。
其实这都是误会,确实可以吃一些温补的肉类低于寒冷。但之所以要“食腊味”主要是因为古代的人类欠缺保鲜技术,腌制腊肉起初也并不是出于食物风味考虑,而是为了保存食物。把吃剩腌制的肉类再拿出来食用。但现代营养学证明,如果过量食用腊肉,确实会对身体有一些危害。
1、提高患癌的风险
很多家庭买了腊肉不是即买即食,一般都要存放一段时间。为保持新鲜的口感,腊肉在加工和腌制的过程中都放入了大量的盐。这些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,亚硝酸盐是人体的致癌因素。经常吃腊肉有可能提高胃癌、食管癌、肠癌的风险。
2、提高患脂肪肝的风险
腊肉多为猪肉腌制而成,而每百克肥猪肉更是含109毫克胆固醇,大部分的猪肉都会选用比较肥的部分腌制成腊肉。高含量的胆固醇会沉淀、聚集在胆汁中形成结石。此外,动物性脂肪不易为人体所吸收,过多食用腊肉会增加脂肪肝风险。
3、提高高血脂风险
腊肉的脂肪含量高的惊人。 每100克腊肉当中含胆固醇123毫克,达到了猪肉的1.5倍。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正是导致高血脂的“危险因素”.
4、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
腊肉的含盐量较高。每100克腊肉的钠含量达到800毫克左右,是普通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之多。大量食用腊肉的话,无形中造成盐分摄入过多,或会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