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04-27作者:科学减肥网
高血脂是现代社会文明病,更是动脉硬化、冠心病、脑中风等病灶元凶。对抗高血脂,除了吃清淡、勤运动、吞降血脂药,老祖宗也有食疗、按摩穴位等妙方帮助降血脂,特别是山楂、丹参制作消脂茶饮,能预防胆固醇飙高,是日常保健不错的选择。
高血脂症属中医「污血病」范畴。在中医典籍并无具体的描述,仅有「痰湿」、「痰瘀」、「肥胖」相似的论述;病因主要是摄食过多高热量、高油脂、高糖分的食物,加上活动量少,造成身体代谢障碍,血脂自然升高。
痰湿痰瘀体质 早餐吃大燕麦片
要预防血脂升高,或改善血脂异常情形,中医会依不同体质辨证治疗,并提供不同的养生方法;例如,高血脂症常见有「痰湿痰瘀型」,主要是血液运行受到阻碍而瘀,导致代谢变差,需要活血化瘀、改善血液循环。常用中药包括:血府逐瘀汤加减丹参、泽泻、茵陈、山楂等有助降血脂的药材。
食疗养生部分:若总胆固醇数值并不偏高,如200~300mg/dL,不妨将早餐改为大燕麦片,并增加活动量,例如:每天走路30分钟,能辅助降低血脂。另外,可以饮用降脂茶:山楂5克、丹参5克、乌龙茶5克,用300至500cc水冲泡饮用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肝肾阴虚 多吃银耳莲子汤
另外,依照传统中医辨证,高血脂症者常有「肝肾阴虚型」,容易口干舌燥、睡眠不佳,调理应着重于滋阴养血。降血脂药材,如山楂、红花。
食疗养生部分:建议可适量摄取能滋阴清热的食材,如银耳莲子汤。不过,要注意的是,肝肾阴虚的人容易生虚火,因此需注意作息正常、睡眠及饮水充足,尤其要避免熬夜,以及禁食烧、烤、炸、辣的食物,以免火上加火。
穴位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
1.三阴交(脚内踝尖上三寸,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凹陷处),促进血液循环。
2.太冲穴(位于脚背,脚拇趾和食趾间分叉点,往脚踝方向约3指幅宽处),有助调补肝肾,泻肝火、安心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