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 保健养生 - 保健知识

春节时如何健康饮酒

日期:04-27作者:科学减肥网

   在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,都是家人或者朋友相聚的时候,多少都会离不开酒字,这时算成样喝酒才能降低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呢?喝多酒会造成身体什么危险呢?

  随着我国传统节日的临近,酒醉的问题值得再次提请公众的关注。其实,酒醉就是酒精中毒,只是程度较轻。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.05%~0.2%时便出现酒醉状态。浓度达到0.4%时,就引起重度的急性中毒而昏迷,并可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
  长期酗酒,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,损害身体重要的器官。饮酒后数分钟内,酒精就抵达大脑,使脑细胞功能减退。心肌也受到酒精的抑制作用,并为适应这种状态而加速心搏。

  举杯初饮时,会感到心情放松,实际上酒精却引起焦虑和不安。饮酒后身体感到温暖,实际上身体在散发热量,所以在严寒的环境中饮酒取暖反而更易冻死。饮酒使人感到自己在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时更加自在而有分寸,实际上,酒精却减低了这种能力。

  只是饮酒的气氛、自己对饮酒好处的期望以及社会的习俗和观念,使人在心理上感到饮酒有好处。如果继续畅饮,酒精的血液浓度渐增,大脑中控制语言、视觉、平衡和判断的神经中枢开始紊乱,所以饮酒易引起过激和暴力行为,而判断力与反应时间的障碍往往造成车祸。

  酒精是在肝脏中分解而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的,每小时只能分解纯酒精不到10克。如果此时继续痛饮,就会出现昏迷,进而可能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
  虽然一般公认少量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发生率,但酒精中毒却增加心肌发病的风险。长期酗酒将引起心血管病、脑萎缩、营养不良、中毒性肝炎、脂肪肝、肝硬变、性腺功能损害、胃炎、胰腺炎和精神障碍。酒精还可抑制免疫系统,使喉癌等发病率增加。孕妇饮酒数分钟后,腹中的胎儿就同样地受到酒精的损害。在西方国家,酒精是导致儿童弱智的已知的首要因素之一。

春节时如何健康饮酒

春节时如何健康饮酒

  酒不可与药物同服,尤其不可与安眠镇静剂和感冒药同服。酒精与任何药物同服所可能产生的协同作用,可以致命。糖尿病、癫痫、疲劳等均可使人对酒精异常敏感,少量饮酒也可引起不良反应。

  一般的酒醉,表现为脸红、多语,失态者应该卧床休息,注意保暖。也可以催吐,使病人吐出胃内残余的酒,方法是用手指或勺把轻触其舌根。空腹饮酒常在饮后不久就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冷汗、恶心呕吐、脉搏细速,常被人误认为酒醉,其实主要是血糖骤降所致。

  空腹时,酒精在胃肠道迅速吸收,而且在体内氧化并产生能量远比葡萄糖容易,从而抑制了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,减少了血糖的补充。所以,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给予糖开水口服,同时要注意保暖和卧床休息。重者应送医院。

  饮酒后出现昏迷的要送医院抢救,因为此时血液内酒精含量已经颇高,若不洗胃、输液,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。